一百二十八
文秀和子君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可是说着说着两个人就睁不开眼睛了,也难怪,她俩都累了,也瞌睡了,而且将近十二点了,于是两人就脱了外衣睡觉,很快就睡着了。
夏天天亮的早,这时候几乎是白天最长的时候,天虽然亮了,但是人们还在睡梦中。子君憋醒了,就起来小解,她静悄悄地回到床上,继续睡觉,可是偏偏睡不着了。她睁开眼看到桌子上有好几双鞋帮和鞋底,知道是文秀在做布鞋。她想怎么这么多鞋子啊?都是谁的呢?秀秀太能干了,她居然还会做鞋子!她手里总是有活干,过去是打毛衣,现在是做鞋子。她咋啥都会干呢?她怎么这么能干啊?子君感觉自己望尘莫及,比文秀差远了。她想着,家里其实每个人也都穿布鞋的,都是妈妈做的,自己身为女孩,从来没有想过帮妈妈做鞋及其它的针线活,惭愧!自己现在也谈恋爱了,虽然现在还不需要给婆家做鞋子以及其它针线活,但是将来肯定有那么一天要做这些针线活的,一家人不能都买鞋穿吧?那样的话,要花许多钱。是不是自己早晚要学做鞋和其它针线活呢?显然是的。将来自己必须学会做这些针线活。她想到这,不由得就悄悄起来去看这些鞋帮和鞋底,她仔细看了个遍,又数了数,共有六双鞋。她想这都是谁的鞋子呢?文秀家里的父母哥嫂也才四个人,她做了六双鞋,子君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鞋子是谁的。她突然想,莫非秀秀有男朋友?这些鞋子是给男朋友家做的?可是从来也没有听她说过男朋友家的情况啊,也没有提起过她有男朋友啊。她将信将疑,怎么也想不明白。唉,不想了,等秀秀醒过来问问她。
子君突然也想学做鞋子,因为她现在也已经开始谈男朋友了,男朋友家的状况她并不知道,可是不管怎么样,将来需要做针线活是肯定的,尤其是将来有了孩子之后,必须会做基本的针线活。她想,自己以前满脑子都是考学,连想都没想过做针线活的事,更没有做过这一类的活计,以后自己必须会做这些活计。
子君这样想的时候,文秀醒了,她伸一下懒腰,然后起来去小解,回来又躺下的时候,子君轻轻地说:“秀秀,你醒了?”文秀迷迷瞪瞪地回答:“是的,小君姐,你什么时候醒的?”子君随意说:“我也是刚刚醒来。秀秀,我看到你做了那么多双布鞋,都是给谁做的?”文秀一时语塞,她没想到子君会问这个问题。她想了想,只好说:“都是家里人的,我没事就学着做,想着早晚要学的,早点学会了比不会做好,等到将来成家了还不会做,到婆家是要受气的,不如早点学会,就不至于将来受气了。”子君直率地说:“秀秀,你想的真周到,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文秀解释说:“我也是这次回家,看到妈和大嫂忙着给二嫂的小孩做小衣服受到启发的,想着自己早晚也要过这一关,就干脆提早学一学。”子君直白地说:“秀秀,你这样就好像准备出嫁一样,你是不是早找好婆家了?”文秀抢白说:“小君姐,你说的啥呀?我学着做一点针线活就是找好婆家了?你不是也想学吗?那你是不是找好婆家了?哈哈,我知道,你肯定很中意现在这个追你的男生,是不是准备定亲啊?”子君没好气地说:“滚你的吧!还没跟你说点事呢,你就开始将我的军了,你咋这么厉害呀?”文秀笑着说:“好,好,好,我不说你了,你也别说我,好不好?”子君不情愿地说:“好吧,秀秀,我的事不许跟别人说呀,八字还没一撇呢,说出去净让人笑话。”文秀随口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笑话什么?我就等着姐姐领着个长的帅气又有才华的姐夫回来。嘻嘻。”子君忿忿地说:“你个秀秀,不要人家笑话我,你倒是笑话起来我了。”文秀争辩说:“我说的是实话,哪笑话你了?我可不敢笑话你,咱们俩说好,以后谁都不许笑话谁。”子君爽快地说:“好!”
于是,两个人开始洗漱,很快就梳洗好了。为了不引人注目,子君穿上文秀送她的红色港衫和筒裤,把昨天穿的衣服给叠起来放进手提袋里,趁人们还没起床就从文秀的宿舍溜了出来,急急忙忙回到家里。妈妈一见她,吃了一惊,说:“你个小妮在哪弄来这么时髦的衣服?”子君笑着说:“妈,你看看好看不好看?”妈认真看了看,说:“好看,挺好看的,就是太招眼了。哪来的?”子君“嘿嘿”笑了,说:“还能哪来?肯定是秀秀给的。秀秀去北京买了两件短袖衫,一件是红的,一件是绿的,俺俩都各自穿着比较了,感觉我穿红的、她穿绿的是最合适的,于是我就穿了红的,她就穿了绿的。这裤子是她前天去商店熟人胡大姐那里买的新款式,又便宜又好看。我给她钱,她说啥不要。”妈只好摇摇头说:“是,你硬给她钱,反而显得薄气了。唉,真拿你这个小君没办法。”子君笑着说:“没办法就没办法啊,我跟秀秀就是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对了,妈,我见秀秀在做鞋呢,你也教我做鞋吧,学会了也不多。秀秀说,以后成家了也要做针线活的,不能一点不会做,不会做针线活就没法过日子,我一想秀秀说的也对,咱家的针线活都是妈一手操办的,我是个女孩,以后也得慢慢学这些。”妈郑重地说:“小君你说得对,要学会过日子,不会过日子、不会理家的女人日子是过不好的,不少花钱,日子还过不好,这样的女人有的是。难得小君你能明白这个道理。你以前都是在考学,不能分心去学做针线活;现在学也不晚,慢慢学吧,我教你。”曾夫人想着,女儿小君确实长大了,也懂事了,以后嫁人了,也会是一个操持家务的能手,虽然比不上秀秀,也不会差很多。曾夫人也看到,文秀和子君两个人确实好得像一个人一样,文秀出差买衣服还想着子君,考虑问题太周全了,做事已经完全脱离了稚气,成为一个成年人了,只可惜还不知道她的个人问题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