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临夏”唱响文旅融合发展欢歌

近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甘肃省第14次党代会”大型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在媒体见面会上,临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喇培才介绍,2017年至2019年, 乌鲁木齐旅游网,临夏州旅游接待人数从1586.05万人次增长到270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70.34亿元增长到132.3亿元,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呈现“井喷式”增长。2021年,临夏州接待游客1592.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59亿元。
2017年以来,临夏州抢抓“三区三州”发展、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政策机遇,围绕打造文旅“百亿级”首位产业目标,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全要素、全方位、全季节发展,全州文化和旅游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花儿临夏”不断唱响文旅融合发展欢歌。
临夏州特色农家乐 罗赟鹏 摄
引投资强基建 游客纷至沓来
2020年9月18日,一场在北京举办的中央企业助力临夏州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会,吸引了普乐方五色谷文化旅游康养度假区、和政滨河东区文化旅游开发综合体项目、永靖县黄河三湾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文旅项目落户临夏州。
近5年来,临夏州紧抓中央企业助力本州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大历史机遇,有的放矢谋划了27个文旅重点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成功落地临夏州,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也进一步夯实了全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当下,随着一些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完工,临夏州文旅产业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连日来,临夏州康乐县旅游大通道项目施工单位紧盯时间节点,抢抓黄金施工期,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基础建设完善和提升是先手棋。近年来,临夏州通过完善交通路网、提升景区景点基建、建设旅游公厕等,狠抓旅游基础建设,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硬件设施,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出行需求。
“5年来,临夏州委、州政府在州内主要交通干道、景点景区、游客集散地设置旅游指示牌、导览牌367个,新建旅游厕所260座,完成了所有A级旅游景区和博物馆分时预约平台接入工作,建成州级文化旅游大数据平台,州内重点景区基本实现了无线网络和电子讲解全覆盖。”喇培才介绍道。
临夏州农特产品展示 罗赟鹏 摄
乡村游添色彩 百姓生活红红火火
在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马巷村的唐蕃云舍民宿享受民宿管家带来的优质服务,在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农家乐品尝“爆炒草鸡”农家美食,在康乐县八松乡烈洼村白桦林景区体验多样游乐项目……临夏州乡村旅游备受游客欢迎。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让农民既“种农田”又“种风景”,让原先外出务工的打工群体返乡加入发展乡村旅游的浪潮中,实现了在家门口过上红火日子的新愿景。
“我们村早年间只有一家饭馆,慢慢发展到130多家农家乐,形成了农家乐集群发展的旅游产业新业态,当地农家乐年均纯收入5000余万元,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更让本镇1200多人实现就地就业。”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党支部书记马福荣说。
“景区是2019年上半年开始建设,下半年对外开放的。在我们的规划和打造下,景区实现了冬春季玩雪滑冰、夏季避暑戏水、秋季赏金叶摄影绘画的全季节旅游。”白桦林景区负责人瓦小龙说,开业当年,白桦林景区就成了当地的一个网红打卡地。
5年来,临夏州深度挖掘“旅游+扶贫+乡村振兴”新模式,依靠“公司+农户”型、“合作社+股民”型、“协会+农户”型、“党建+乡村”型等有效经验,积极扶持民宿和农家乐发展,将乡村旅游变成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可靠事业,并实现了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奋斗目标。“2021年,临夏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86.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3.84亿元。”喇培才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临夏州积极创建2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临夏市折桥村、康乐县纳沟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州现有乡村特色民宿21家、星级农家乐136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9000余人,带动2.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临夏州美丽乡村庭院 罗赟鹏 摄
“旅游+”融产业 临夏文旅更具魅力
温润谷雨
甘肃康县乡村旅游风景这边独好
评论列表